哈尔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科知识中国信鸽足环制作简史 [复制链接]

1#

超过1万人正在
  年,鸽界前辈朱永年认识一位钳工师傅名叫季少均,朱给他一枚进口铝制足环为样品,季琢磨出一套工夹模具和制作工艺,创制出我国第一枚足环。年,季少均去苏北参加新四*抗日,将全套模具卖给胡桂桢。胡桂桢严守制作秘密,绝不外传,垄断了这个新生的行业。


  解放后,“文化大革命”初期,济南的养鸽人张弘文曾多次去上海胡家买鸽子,看到了制作足环的全过程。回到济南,心灵手巧的模具工张弘文终于制作出带有“济南”字样的第一枚足环。以后他将足环制作技术先后传到北京、南京、合肥、广州等地。


  80年底初,上海徐汇区少体校校办工厂要开发足环生产,但无处学习“生产技术”。因胡桂桢在家里搞副业卖鸽子等,在“文化大革命”作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对象,足环不能生产,一套制作模具当废铁卖了。徐汇区少体校邀请济南的两位鸽友李振龙和李元明充当技术顾问(他们已经是第二代传人了),从此制作足环的技术从上海出去,又回到上海。


  现在该丁培新上场了。他本是桐油麻丝行小开,因半身残疾,双腿不能动弹,双手还能劳动,打足环自食其力,是他最好的选择。80年代初,几位出于对鸽界前辈的关心,伸出友爱之手,孙桐泉(原华林机械厂车间的工段长)帮他解决模具,李明明(原长江刻字社的刻字工)是开模子的好手,王根发是上海电容器厂的工人,2元钱买了一面粉袋废铝,可以做几万枚足环。


  当时足环只卖9分钱一枚,因为物美价廉,一时供不应求。后来因他上了年纪,健康状况不佳,子女又不让他做,只得与足环模子分手了。年哈尔滨的一位鸽友以元的价格买走了制作足环的全套工具,他只留下一只“飞轮”模子。


  年底,中国信鸽协会在上海成立,足环还是各地鸽会各自制作,因此统一全国足环,被新生的中鸽协列为“三件大事”之一。年全国统一足环问世。这已是第二代足环了(第一代是铝环),铝塑足环是广州陈善钊年模仿比利时足环制作成功的。

发表文章和评论须知:1.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2.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3.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4.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表评论须知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帐号;5.网站对发表评论须知保留变更及最终解释权;6.发表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7.在本站发布的投稿原创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中信网作为其作品版权的独家代理人,版权归中信网和作者所有;未经中信网授权,不得抄袭、篡名、转载我站公开发表的作品。8.本站所有栏目文章中的图片,发布时一经加上中信网水印标识,不得涂抹、篡改、裁图。9.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免费查询赛鸽成绩

赛鸽无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