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敖评龙应台文化上的分裂者,她的文章是 [复制链接]

1#

大多数人对龙应台的了解来源于一段话。

当时她的作品《目送》中,有一段话在网络上特别流行——“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句“不必追”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从此深深地沉浸在她的文字中。

《目送》中文字之细腻婉转,情感之真挚清澈,描写之细节生动,让无数的文学爱好者和为人父母叹为观止,深感钦佩,甚至甚至有人评价她是“当代李清照”。

于是龙应台在文坛之中盛放了,大家争相阅读她的文章,有些中学老师甚至会把的她的作品作为课外读物的推荐。

但人终归是喜新厌旧的生物,一段时间过后,龙应台这个名字也逐渐从大众的视野里消退。

龙应台的又一次“声名大振”大概是因为李敖。

在龙应台发表《大江大海》这样一部作品以后,李敖为之大怒,他愤怒的说龙应台的作品“好像用一张漂亮的纸,包了一个臭鸡蛋”。

甚至还特意出书《大江大海骗了你》来表达对龙应台的愤懑。

李敖先生曾说过,龙应台基本上是一个文化上的分裂分子。

这个评价大概是基于龙应台这些年来的行径。

她在年于台湾就任了所谓的“文化部长”以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她的本质是文人,是骚客,是用妙笔让这世间生花。

可她的思想突然失去了“自由”,连同她的文字,语言一起失去了“自由”。

她开始宣扬着她所谓的“民主”,攻击着她仇视的“专制”;

她开始推崇起她所谓的“民安”,嘲讽着她不屑的“国泰”;

她开始缅怀起她所谓的“发展”,怒吼着让她愤怒的“崛起”。

她终究是成为了一个“剑”有所指的人。

上任部长之后,龙应台发表了第一个针对大陆的言论,她说“我们要小民生计,不要大国崛起”。

这句话或许带动起很多人的“热血”与“冲动”,可是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过的人们都清楚地明了,国与民何尝不是一个相互依托的关系。

龙应台企图将国与民割裂开来的行径,不仅暴露了她个人的狭隘眼界,更是将台当局的恶毒用心暴露无遗。

龙应台是年生人,生于台湾高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台湾居民。

这样的人或许是很难理解大陆人民的家国情怀。

她或许不能够明白,为什么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的一枚田径金牌,能引来数亿人民的喝彩;

她或许不能够明白,当杨利伟从酒泉启程之后,有上亿人守着电视机盼他归来;

她或许不能够明白,当08年的奥运会中国最终金牌登顶后,不计其数的人们骄傲地说,这是大国风采。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不幸,太多的屈辱。

而在这数十年的隐忍后,一飞冲天,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必须也必然的选择。

而龙应台不明白,她不了解大陆,更不了解大陆人,甚至不了解中国人。

她依然用着上天赐予她的文采,去讥讽着大陆的生计生活,可她实际上也并不知道大陆的生计生活到底如何,她只是单纯地讥讽罢了。

可是说要小民生计的是她,完全没了解过小民生计到底如何的又是她,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滑稽的场面。

但是龙应台并不在乎,她依然有着可以任意挥霍的文学天赋,所以她依旧用着她的文字,去编织着她早已扭曲的理念。

于是就有了《大江大海》这样的作品。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李敖先生的态度是,出奇地愤怒。

不得不说,龙应台的文学天赋确实是顶级的,就单从她在《大江大海》中描绘的长春战役,笔触之细腻,细节之真实,场面之惨烈,真是让人动容,常有身临其境之感。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旦记录它的人动了心思,那就出了大问题。

而龙应台的心思,动的是有些欲盖弥彰了。

她在文中详细地描绘了战役开始前的城中人口,战斗过程之惨烈,战斗结束后的人口,却把中间发生过的重要事实全部省去,意图将罪责全部推向围城者一方。

可是为什么会造成围城场面,为什么国民政府部队会孤城坚守,守城过程中,国民政府部队对城中饥民的驱逐等却全然不提。

她如此地将春秋笔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意图祸水东引,所以李敖先生评价她是“另一种方式的老蒋”可谓是一语中的。

或许龙应台也知道这样并不高明,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停下。

她的文字能力就是她的资本,她有太多的文字爱好者去追捧她,阅读她。

而在她的读者中,有不少是三观建立还不完全的学生们,于是她在她的文字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人。

更何况,像她一样在一个狭小的岛上,接受着狭隘教育的还有很多人,只是单纯地给那些人看,她也完全不缺市场。

这或许也正是李敖先生愤怒的原因之一。

龙应台是一个文人,是骚客,是本该用她的妙笔将这世间生出花来。

她却歪了屁股,染了污秽。

她从一杆描绘世间美丽的笔变成了某些人的“口舌”,她煽动着人民的情绪,带领人民走向错误的方向。

台当局的蠢招频出,而她却用自己的文字为他们“续命”。

可龙应台本该是一个文人,用她的笔触让这世间生出花来。

但她没有这么做,她寥寥几笔,画出的竟是罂粟来。

她用她漂亮的文字让读者们上瘾,着迷,去疯狂地吸食着她扭曲的观念,而在最终留下的只有空白。

所以,李敖的“一张漂亮的纸包着一个臭鸡蛋”,是再贴切不过的评价了。

龙应台是个文人,舞文弄墨,是她擅长的;观察世间,是她擅长的;捕捉情感,也是她擅长的。

可她却认为自己的能耐远不止如此。

国家建设她要插上一嘴,建得多她要批评,劳民伤财;

建得少她要批评,小家子气;

经济建设她要插上一嘴,增速快了,她要批评,靠人强堆;

增速慢了,她也批评,不会指挥;

民生建设她也要插上一嘴,给得多了,她要批评,虚假宣传;

给得少了,她也批评,不够人性。

似乎这世间没有她批评不了的事。

可是当你问到她那该如何时,她却突然失了声:国家治理难道不是只需要挑错吗,没人告诉我还要有具体方案啊。

龙应台再说不出话来了,可她仍然不服气,她又去在社交软件上评论了香港事件,用“花园地上有一颗鸡蛋”将人们的情绪带向了错误的方向。

这真是龙应台最最悲哀的一点,她永远无法认识到一个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她停留在这个事件的表面,她去为悲惨的,受伤的人们去叹息,惋惜,感慨,发声。

却从未究其根本,去深思如何改变或是避免这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她的身上是占全了。

所以她才会成为台湾官方的“代言人”,成为台湾官方手里锋利的剑,李敖先生说,他用四十年打败了老蒋的文宣部,不想龙应台出现了。

我想李敖先生的心中一定是愤怒且绝望的,他费尽了心血为了让台湾的青年们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而龙应台以另一个方式将这些摧毁了,而且受其影响的人恐怕是也不少了。

令人痛心的是,龙应台却从来不会反思自己。

香港事件后,龙应台有过再次赴港,当时正值《我和我的祖国》上映期间。

龙应台或许是带带满满的自信前来,用极其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去撩拨起大家对大陆的反动情绪,这是她在所谓的文化部长任上最常做的工作。

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她还未来得及发表她准备良久的讲稿,她刚提及这部电影,现场的香港人民就对这部电影的反应非常热烈,非常地正面。

她完全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尴尬和不解写满了她的表情。看着满场热烈的欢呼声和飘荡在会场的歌曲《我的祖国》,她只得吞下自己的讲稿,以一句“港人爱国的还是多”草草收场。

是龙应台一直以来的一叶障目和偏听偏信导致了这个局面。

中华民族的民族热情是非常高涨的,无论何时何地,心系祖国,热爱祖国,渴望河山一统的人们总是占大多数的。

龙应台却总是从满园的鲜花中找到那一株杂草,然后便开始大肆宣扬,好似整个园子里只有杂草。

所以人民日报才会对她忍无可忍,痛批龙应台只能看到鸡蛋却看不到燃烧弹。

或许她并非不懂,而是她只是一个装糊涂的高手。

当然相信她也听到了相当多的谩骂声,可她就如同没听过一般,充耳不闻,一心地相信着她所相信的事情。

或许她不断地安慰着自己,“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龙应台并没能在文化部长的任上待上很久,不到三年,她便草草下台了。

或许是因为在任职期间,要发布的各种言论让她绞尽脑汁,十分伤神,以至于她有些才思枯竭了。

直至年,她才发表了继《大江大海》后的第一部作品《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这部文集里她终于远离了喧嚣的政治,只是表达了她对她母亲的情感。

这也或许是李敖先生说,龙应台在将自己的文化理念,通过官僚机器的运作变为现实后,一尘不染的回归了文坛的原因。

对于这部作品,李敖先生或许是感到欣慰的。

最初的龙应台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分裂分子,而远离了政治的龙应台,他仍然认可她是文坛大家。

李敖先生在年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在中国最北方城市之一哈尔滨出生的老先生,最终却只能在台湾安度晚年,他的内心想必是有些难过的。

他这一辈的人很多是被迫来到台湾,他们对大陆的感情是龙应台无法理解的,所以他对龙应台的内在思想必然是极其愤怒的。

即使是老蒋也是极力维护着两岸的“统一”,两岸都是中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理念。

龙应台用她的文字引导人们对大陆有偏见,有误解,并非是所谓的“为了大陆民主”所着想,实是为了阻止台湾必然的回归。

这对于李敖先生这种老一辈,从大陆迁居台湾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家国情怀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浓厚的情怀,民与国是断然不可分割的。

更何况是亲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李敖,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悲痛都是他亲眼所见的。

无数烈士的前仆后继和为国捐躯的大志是他亲自感受过的,他自然不会允许“分裂”的发生,也因此龙应台自然也遭到他的极力反对。

龙应台的文字依然是那么有感染力,依然那么能打动人心,这是上天赋予她的才能,她在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它。

可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同胞们,不会再因为她的文字有任何的一丝波澜。

因为他们深刻地清楚着,当把这些漂亮文字抽丝剥茧之后,留下的是一个分裂的内核,是一个歪曲历史的内核,是一个试图将国与民分裂开来的内核。

她的文字依然是细腻的,婉约的,深情的。

她仍然把最细节的举动描写得入木三分,依然反思着平常日子中的平常的动作,把它升华,似乎随便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以上升的社会,上升到天与人。

可是真正的深究背后,却不能得到任何有进益的感慨,留下的只有矫情和小题大做,甚至是歪曲历史。

她沉浸在自己的感悟里,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沉浸在小人物们的一举一动里。

她不能够将这些放大,不能够去思考这些背后的东西,不能够去领悟社会意义。

她能做到的,就是用最漂亮的,最细腻的语言,将这些还原出来,然后补上她扭曲的认知作为结束。

对于她这样的文字把控天赋来说,这无疑是最为可惜的事情。

她用最美丽的糖纸,包了一粒牛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