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对城市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1#

一所好大学是否对城市产生正面影响?

来源

元淦恭说(ID:yuangg)文

元淦恭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多年前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成为今日中国区域经济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所谓“南北差距”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论者分析角度从营商环境、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再谈到社会资本、气候、地理、人文……但在笔者看来,南北方城市,尤其是以省会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差距的扩大,有一个无可回避的因素,那便是大学的分布。

年,“大学取消包分配”,这是中国城市分化的重要分水岭。取消包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才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去哪里工作。

哪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哪里更宜居,哪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强,哪里就能够形成人才——产业的正循环。

在计划体制下,大学生毕业去哪里是不能自主选择的。

在南方上大学,也可能被分配到太原或者兰州;在北方上大学,也可能最后被分配到福建或广东。

但总体来说,当时大学生的流向,实际上是国家统一调剂的,由于当时单位和项目也都是统一规划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在全国的流向比较均衡。

有的城市即使好大学很少,但只要有大型的工矿企业,一样可能被分配到好学生。

取消包分配之后,中心城市的人才状况逐渐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最发达的城市,因为有最好的就业岗位和最多的创业机会,很快聚集了大量高校毕业生,不仅本地高校的毕业生想留下,而且全国各地的英才都往这些城市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为超级都会,就是因为它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精英。

次发达的城市,如果自己有比较多的好大学,也是占便宜的,典型的比如武汉。

武汉的顶尖工作机会,当然不能和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比,所以武汉大学生一直是外流的,人们往往戏称武汉全城上百万大学生,都给广东作了“嫁衣裳”。

但这件事要换个角度来看,好大学多的城市,如果自身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即使本地大学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外流到其他城市,这个城市整体仍然是“赚”的,道理很简单。

武汉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至少二十多万,但每年新入学的武汉籍大学生只有不到四万。

武汉籍学生并不都在本地上学,就算一半人在武汉上大学,一年在武汉上大学的武汉本地考生不到两万。

即使在武汉上学的大学生只有五分之一留下来,武汉一年都可以“净赚”两三万大学生。

还有一类城市,本身也有比较好的大学,但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工作机会有限,生活质量也一般(譬如兰州),这类城市在计划体制下是可以得到国家分配的大学生的,但是在自由择业条件下,要吸引别人主动来就很难了,而本地虽然有好大学,但基本上外省生源就不太可能留下来了。

最“惨”的城市,是产业结构本来比较一般,而且又没有好大学的城市,比如石家庄、太原。

原来,这些城市虽然没有好大学,但因为有大型工矿,还是会接纳大学生的,但是到了大学生“自由择业”之后,这样的城市吸引力骤然下降。

事实上,这些城市也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退步”最为明显的。

01大学“南重北轻”

虽然中国经济过去南北曾经相对均衡,但是高校资源上的“南重北轻”却一直是不争的事实。

先来看下面这个表:

这反映了南方和北方当前拥有顶尖大学的数量。

表面上看,北方省市和南方省市的和总数大致相等,北方15省份有20所原,61所原;南方16省份有19所原,55所原。

北方均略多于南方。

但是,北方的、高校高度集中在北京一座城市。

如果剔除北京,北方的高校只剩下12所,明显少于南方的19所;北方的高校只剩下35所,远少于南方的55所。

即使在南方统计时相应扣掉上海,高校的南北比例仍为15:12,高校的南北比是45:35。

如果考虑到南方经济和财政上的优势,使得南方重点高校的实力总体优于京外北方重点高校,高等教育上的南北差距还要更大。

在北方,河南、河北两个人口超过万甚至1亿量级的大省没有。而在南方,没有的省份全部是人口不超过万的中小省份。

所以,南方人口大省的省会,不仅有显著的人口红利,还能够叠加大学带来的人才优势。

02格局何以形成?

年以后,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分布格局的主要有三个重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年的院系调整,第二个节点是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若干院校的整体性迁移,第三个节点是改革开放之后的高校格局调整。

年的院系调整,构成了今天中国高校格局的基础。这一基础的显著特征是:在全国范围内北京的“一城独大”,优势资源向大区中心城市集中。

年院系调整,除了完成对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的彻底清理外,遵循的基本逻辑是把大学改造成三类——

类型之一,只保留文、理学科,规模较大的称为“大学”,规模较小的改称“师范学院”,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是当时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类型之二,只保留工科或者依托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拆分出工科,个别学校仍然保留了“大学”的名称,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拆分出的大多称为工学院,如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等。

类型之三是单科性的学院,组建方式要么是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里拆分出单一专业独立建校,如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前身),要么是合并若干个大学的特定专业重组,如北京学院路八大校中的大部分,以及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武汉测绘学院(后独立发展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大)等。

这一波院系调整,全面重构了中国的高校体系,影响深远。

八大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虽然大都有原北京高校的成分,但绝大多数都并入了全国其他城市高校的相关专业。

除了学院路上的这八所学校,北京邮电学院等,也是按此逻辑组建的。

在北京,通过这种形式组建的学院里,就有后来成为的就有两所,成为的则更多。

今天北京一座城市占到原/的总数的近四分之一,院系调整无疑打下了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当时全国分为六个大区——华北(今京津冀晋蒙)、东北(今黑吉辽)、西北(今陕甘宁青新)、华东(今沪苏浙皖赣闽鲁)、中南(今豫鄂湘桂粤琼)、西南(今川渝滇黔藏)。院系调整时,整体是向这六个大区的中心城市集中的。

复旦是院系调整中最大的受益学校,调入了上海及东南地区十多所大学的师资,由一所普通的国立大学一跃成为全国顶尖学府。

东北受院系调整影响相对较小。就华北而言,院校重点向北京集中。就西北而言,院校重点向西安集中。西南地区,重点向成都集中。中南地区,重点向武汉、长沙集中。华东地区,重点向上海、南京集中。

由于山东属华东,河南属中南,山西属华北,而这三个省又恰恰没有当时重点发展的城市,因此它们过去的高等教育基础相当部分流向北京、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尤其典型的如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即大量撤并到武汉、北京,且未保留“大学”名称)。

特别是华东、中南两个地跨南北的大区,重点布局高校的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都在现在的南方,这强化省份高教资源上的优势,也让华北地区在高考的分省录取制下“苦不堪言”,影响直至今日。

03十大跨省搬迁

第二波调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的高校较成建制的跨省搬迁。

从年到“文革”前,最重要的几次搬迁分别是:

年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迁往西安,年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分设;年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有关电讯工程专业迁往成都,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年华东航空学院(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航空工程系组成)从南京迁西安,后与西北工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迁西安,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年退出军队序列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唐山铁道学院迁往四川峨眉(今西南交通大学,年校部迁成都)。在“文革”期间,最重要的搬迁主要是“京校外迁”和哈军工迁移。

年,因中苏关系紧张,时任副领导人发布所谓战备“1号命令”,十三所北京高校和哈尔滨工程学院(年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改名,现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当时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不是哈军工的主体)开始搬迁。

“京校外迁”的过程不详述。当时外迁的院校有的后来在北京原址复校。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外迁后,当地办学主体和北京办学主体后来各自独立。

北京石油学院后分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址在山东东营)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学院后分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矿业学院后分为中国矿业大学(校址在徐州)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也有一些学校外迁后再未返回北京,其中最重要的是迁往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

再来说下哈军工,哈军工的历史比较复杂,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逐渐拆分。年这次迁移,部分专业分别迁往西安、重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留哈,其余院系南迁长沙组建长沙工学院。(即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文革”期间,还有若干高校迁移(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迁重庆办重庆工业大学等),但这些迁移和调整在“文革”中后期或者“文革”结束后“复原”,对后来的全国高校格局没有太大影响,就不展开了。

要之,从年开始,涉及到后来成为/的高校的整体性、成建制搬迁,就是上面列出的这10次。

这些搬迁的基本脉络,主要都是出于战备考虑,核心逻辑是从北京、东北、东部迁往内陆。但从南北关系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有审视这些搬迁的新视角。

这十次迁移中南迁南的一次: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迁北的两次:解放军通信兵学院驻西安,石油学院迁山东。南迁北的两次:华东航空学院迁西安,交通大学主体迁西安。

北迁南的五次:唐山铁道学院迁四川,中科大迁合肥,长沙工学院组建,地质学院迁武汉,矿业学院迁徐州(徐州一般并不视为南方城市,但徐州所在的江苏是南方省份),北迁北,南迁南,不改变高等教育的整体南北分布。

但南迁北远少于北迁南,意味着南方在这些高校迁移中是“净赚”的。

南方多个省份的省会从这十次迁移中受益,成都得到了一所(电子科技大学),一所(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得到了一所(中国地质大学);合肥得到了一所(中国科技大学);长沙也得到了一所(国防科技大学)。

而虽然也存在“南迁北”的现象,但其实北方省会城市从这十次成建制的高校迁移中受益的只有一个,就是西安。西安的两所,一所完全是迁来的(西安交大),另一所大部分是迁来的(西北工业大学),是这十次大学迁移中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受益者(得到了三所以上学校)。

04第三波变化

第三波格局变化,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一来是,一些先发地区新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如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宁波大学等。

二来是在年前后的一波院校合并,这一波合并的逻辑和年的院系调整正好相反,主要是通过合并文理、工、垂直专业学院、医学院重建涵盖文理工医乃至农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但和年的院系调整不同,这一波合并潮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部“合并同类项”,基本没有跨城市、跨省域的合并,对各个城市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没有太大影响。

第三是高校异地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兴起。

一些高校跨省办研究生院,譬如北大、清华等都在深圳设有研究生院,人大、中科大在苏州设研究生院等;

还有的学校开展异地本科办学,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办了珠海分校(未来将变为独立的珠海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则走得更远,1年就办了威海校区(招本科生),后成为哈工大(威海),年在深圳设研究生院,到年成为哈工大(深圳)开始招收本科生,而现在,哈工大(深圳)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本部。

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逐渐兴起,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苏州)、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很明显,无论是异地办学,还是中外合作办学,新设的高校、校区乃至研究生院都优先选择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过去高教资源相对薄弱的非省会城市,这导致的客观结果是高等教育的新增量同样南多北少。

05好大学有多重要

事实上,大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全球任何一个大的科技创新中心,无不依托知名大学。今天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也和城市所拥有的大学资源息息相关。

大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为所在城市储备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大学本身就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重镇,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本来就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和创新之源,大学多、大学好的城市,自然而言就容易成为思想活跃、创新频繁的年轻之城、活力之城。

更进一步地,当地企业、校办企业乃至外来的企业还可以和学校结合,形成从科研到产业转化的完整生态,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就是人口和人才。

一个地方没有好大学,要达到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有比别人好得多的条件(比如更好的政策或者更大的人口腹地);而一个地方如果有好大学,要吸引人才就会容易很多。

年前三季度,西安GDP达到.31亿元,超过了福州(.34亿)。就目前态势来看,西安今年的全年GDP大概率会在福州之上。

福建省和陕西省年常住人口均不到万,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不含直辖市)中分列15位、16位,排在中位数(第十四位)之后,居于相对后列。

西安GDP一旦超过福州,意味着它将成为人口后列省份中的“GDP第一省会”。

就全年来看,西安GDP有突破亿的可能,如果成功实现这一目标,西安将成为第一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人口后列省份省会。

在一片关于“南北差距”的讨论之下,西安和郑州却成为北方城市“逆势增长”的代表。坐拥1亿人口腹地的郑州,成功的故事已经不必赘述,但对于缺少人口腹地的西安而言,能够连年高歌猛进更加殊为不易。

西安是个重镇,尤其是在军工产业等领域。长期的投入和近年来营商环境的优化,进一步夯实了西安的经济基石。抖音上的小姐姐,《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更让西安赚足眼球,成为网红之城。

但要深入剖析西安的发展优势,大学多、大学好这一点显然是绕不过去的。几十年前高校在西安的落子,成为西安长期发展的坚强柱石。

我们再来回看过去这些年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吧。西安、成都、武汉、合肥、长沙……的确有一条不容易为人所觉察的暗线,它们都曾在高校的迁移潮中受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