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者精神传承百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其附 [复制链接]

1#
西藏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5.html

3月26日,在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随着最后四名治愈患者出院,这所临时改建的“生命方舟”正式清舱。难掩医院门口合影留念。不远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任校长、我国卫生防疫事业奠基人伍连德的铜像高高矗立,仿佛见证着这一切。

时空流转,精神永恒。

年前,东北鼠疫肆虐,年仅31岁的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赶赴哈尔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首例尸体解剖,通过建立防疫队伍、制作并分发“伍氏口罩”、实施病患隔离等措施,短短三个月内全面控制了疫情,并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

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危机关头,伍连德当年创办的医院的教职员工再一次冲锋在前,他们用行动传承伍连德精神,展现了医者之风。“我们在本省开展重症救治的同时,调集精锐医疗团队奔赴湖北支援,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参与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介绍说,“用伍连德精神培养出来的哈医大人决不‘掉链子’!”

一线救治苦战40天重症患者清零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月10日,黑龙江省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死亡8例,病亡率达到2%。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为摸清情况,哈尔滨医院院长于凯江带领专家组昼夜兼程,用72个小时跑遍了省内8个出现重症患者的市地。“一些地市的医务人员都非常努力,但受资源、条件所限,救治重症病人存在很大困难。”于凯江建议,“应尽早地建立一个重症救治中心,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采纳建议、迅速决策,将哈尔滨医院群力院区改建,并调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三院、四院和各地市的精良医疗团队,组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2月12日晚11点,医院改建的最后一枚螺丝刚拧紧,院外第一辆拉载危重症患者的救护车已停到了门口,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抢夺战开始了。

2月16日,刚刚转来的一名危重患者,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命悬一线。于凯江带领治疗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感控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

半小时内,手术启动。手术室内,三级严密防护下的医生、护士、麻醉师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他们屏气凝神,有条不紊地实施切开、止血、缝合……90分钟后,患者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重症病房内,家人无法探视,患者心理压力大,哈医大一院医生杨威经常握握他们的手、拍拍肩,微笑着说一句“别担心,有我们在”、“您一定能好起来”。“重症救治中心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曾害怕,但从未退缩。”杨威说。

81岁重症患者治愈出院,护士问“回家后想干什么?”“就想给老伴做顿饭!”老人朴实地回答,逗乐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也感染和激励大家:“竭尽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

43天的日夜奋战,医护人员历经数次生死时速的紧急营救,先后治愈61名重症患者,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回家喽”3月26日,医院大门,看到外面的冰雪已经消融,他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千里驰援名勇士出征武汉

3月18日晚,医院,哈尔滨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两个重症病区全部清零。驻地休整时,队员们再次写下请战书:“疫情不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一如他们刚来时的坚决。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得知省里要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哈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护士长们的电话变成了“报名热线”。“天职所在,我们不上阵谁上阵”“给我一次机会,我申请到一线去”……一张张按满手印的“请战书”,一句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掷地有声。

据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先后派出两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共计人奔赴武汉驰援。

让哈医大四院医生宋波至今难忘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顺利接产一名健康的男婴。他给孩子起名:小北龙,“这是湖北和黑龙江两地医生并肩作战、共同努力的见证。”“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样貌,但是我记住了你们的眼睛。”孩子妈妈说。

“当我情绪低落时,王大夫耐心安慰我,医生们的妙手仁心使我尽快转危为安,愿你们好人一生平安…”3月8日,哈医大二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第三医疗组组长王怀泉收到一名出院患者的视频祝福。制作视频的大妈并不能熟练使用手机软件,略显“笨拙”的超大字号文字填充屏幕,当看到一张张治疗过程的图片随着音乐缓缓弹出的时候,王怀泉眼角湿润了。

3月23日,在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鄂医疗队与其他省份医疗队汇医院东院区,对武汉剩余的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向疫情防控阻击战发起最后的总攻。

“此前,我们医院成功救治84名重症患者,取得了新冠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战绩,医疗队会继续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黑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哈尔滨医院党委书记赵长久说,“龙江雪融,武樱盛开,让我们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心理援助给心灵带上防护“口罩”

为各类群体做心理救治、疏导与培训,录制疫情心理防控科普节目,给学生上网课……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艳杰教授的日程表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在与病毒的较量中,不仅我们的身体需要防控、救治,心理的防护和治疗,同样不可忽视。”杨艳杰说,“疫情前期我们做了黑龙江省重点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现在正在起草疫情后公众心理重建指导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哈尔滨医科大学发挥学科优势,担起全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的重任。杨艳杰任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省高校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和省委省政府应对肺炎疫情公众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督导组组长等职务。对于她而言,每一个头衔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无数需要做好的工作。

“我一天量12次体温,好像发烧了”“救治的病人病逝后,我感觉很失败,不想与别人交流”“最近一直失眠”……面对来自不同层面人员的心理求援,杨艳杰带领哈医大心理专家团队与全省多名精神心理学专家和25万心理学志愿工作者奋战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给人们的心灵带上防护“口罩”。

不仅服务本省,杨艳杰教授还组织全省十三地市的专家团队人加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团队成员、哈医大四院精神心理科医生张磊晶每周三晚上17点到20点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脑前面,为全国,特别是湖北省及武汉市的确诊患者和战役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精准心理援助。“每个求救电话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关爱的心灵。”张磊晶说。

为了给居家隔离的学生提供危机干预与救助、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1月30日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截至3月17日,共接到热线电话余个,对12人成功进行危机干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